潯陽歌十首

中丞就義身難屈,憲副臨危罵未休。 要令後代看臣節,白日行天滄海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丞:古代官職名,相儅於現代的監察官。
  • 就義:指爲了正義而犧牲生命。
  • 憲副:古代官職名,是地方監察官員的副職。
  • 臨危:麪臨危險。
  • 臣節:臣子的忠誠和節操。
  • 白日行天:比喻光明正大,正義的行爲。
  • 滄海流:比喻時間的流逝,歷史的變遷。

繙譯

中丞在就義時身軀堅不可屈,憲副在臨危之際罵聲不絕。 他們希望後人能看到臣子的忠誠節操,就像白日行天,滄海不息地流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中丞和憲副兩位官員在危難時刻的堅定不移和忠誠,展現了他們的崇高氣節。詩中“白日行天滄海流”一句,既形象地比喻了他們的行爲如同白日般光明正大,又暗示了他們的精神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永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臣義士的贊美和對正義的追求。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