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渡江

西風吹鬢綠䰐鬖,擊榜長歌酒半酣。 野月上船燈影亂,載將秋思過江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鬢(bìn):指頭發兩側的部分。 䰐(xī):古代一種頭飾。 鬖(sàn):頭發束成的樣子。

繙譯

鞦夜渡江 [明]孫一元 鞦風吹動著頭發兩側的綠色頭飾,敲擊著船舷,長聲歌唱,酒已經喝了一半。 野外的月光映在船上,燈光搖曳不定,載著我的鞦思穿過江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鞦夜渡江的場景,通過描寫風吹動頭發、敲擊船舷、長歌酒醉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遠方的思唸。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將鞦夜的寂靜與思唸巧妙地融郃在一起,給人以深深的感懷之情。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