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厓道人歌

道人致身何蕭爽,縛屋青厓平如掌。 年來漫有云霞想,道骨仙風日應長。 雲裏金支下翠旗,夜半猿鶴鳴蕙帳。 長生木瓢白石樽,對月松醪引翠浪。 浩歌日暮採瑤花,大澤空山自來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平厓(píng yá):古代傳說中的仙山名,意爲平坦的山峰。 雲霞(yún xiá):多彩的雲彩。 道骨仙風(dào gǔ xiān fēng):指脩道者的品質和氣質。 金支(jīn zhī):傳說中仙人手中的仙杖。 翠旗(cuì qí):翠綠色的旗幟。 猿鶴(yuán hè):猿猴和仙鶴,傳說中的仙禽異獸。 蕙帳(huì zhàng):用香草制成的帳篷。 長生木瓢(cháng shēng mù piáo):傳說中長生不老的木制瓢。 松醪(sōng láo):用松樹制成的酒。 翠浪(cuì làng):翠綠色的波浪。 採瑤花(cǎi yáo huā):採摘仙山上的神奇花朵。

繙譯

平厓道人歌

道士過著何等清淨的生活,住在一座像手掌一樣平坦的青石屋裡。這些年來,常常幻想著雲霞般的美景,脩道的氣質和精神應該會日漸增長。在雲霧繚繞的仙山上,掛著翠綠色的旗幟,夜半時分,猿猴和仙鶴在香草帳篷中鳴叫。他用長生不老的木瓢和白石酒壺,對著明月品嘗著松樹釀造的美酒,引起翠綠色的波浪。在日暮時分,他高歌著採摘仙山上神奇花朵的經歷,自在地往來於廣袤的湖泊和空曠的山野之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道士過著清靜神仙般生活的形象,生活在平厓仙山之中,與自然和諧相処,享受著仙人般的生活。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展現了道士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給人以超然物外、清新脫俗的感覺。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展現了道士超凡脫俗的生活態度和脩行精神。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