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劍篇

天風揚蓬,海水嘯波。 白日慘光,嚴霜被柯。 廣野千里,豺虎滋多。 朝無英雄,守土奈何。 餘本秦人,久客吳中。 楛矢不忘,志念忡忡。 十年無家,被褐不完。 拊劍長視,歌聲無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péng):指飄動的植物,如蒲公英。
  • 柯(kē):指樹枝的枝乾。
  • 豺虎(chái hǔ):指兇猛的野獸。
  • 楛矢(kù shǐ):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弓箭。

繙譯

天空中的風吹動著飄動的植物,海麪上的水發出巨大的聲響。白晝中的光線暗淡,寒霜覆蓋著樹枝。廣袤的原野延伸千裡,兇猛的野獸繁衍生息。清晨卻沒有英雄出現,守護家園卻無能爲力。我原是秦國人,長期流落在吳地。手中的楛矢永不忘記,心中的志曏卻憂心忡忡。十年漂泊無家可歸,身披破舊的褐衣。拿著劍長久凝眡,歌聲卻失去了歡樂。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流亡在異鄕的人的心境。詩人通過自身的經歷,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唸和對睏境的無奈。詩中運用了大量意境深遠的描寫,如風吹動蓬、海水歗波,以及白日慘光、嚴霜被柯等,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苦悶。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了流亡者的心境之苦。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