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中三子詩其一劉參軍孝標
註釋
婺中(wù zhōng):古地名,今浙江金華一帶。三子:指劉孝標、沈約、沈隱侯。劉參軍孝標:劉孝標是劉孝標的字。文士:指有文學才華的人。奮跡:指勵志拼搏。髦傑(máo jié):指時髦的傑出人物。沈隱侯:沈約的字。燁燁(yè yè):形容文章光輝燦爛。中臺:指中央政府。東越:古地名,今浙江溫州一帶。巖廊:山洞。閶闔(chāng hé):宮門。雙溪:兩條小溪。三洞穴:三個山洞。圃:園子。龍門:傳說中的地名,也指重要的關口。驥秣(jì mò):指餵養良馬。四聲:指聲調的四種變化。後流:後人。八病:指八種疾病。先達:指先進的人。洪荒:混沌初開之時的世界。藝林:指文學界。互雌黃(cí huáng):相互輝映。競鈇鉞(fú yuè):爭相輝煌。寥寥:寥寥無幾。風流:才情出衆。腐草流:指平庸無能的人。澌滅(sī miè):消失。
翻譯
在婺中,有三位才子,劉孝標、沈約、沈隱侯。六朝時期文學興盛,文人才士並不少。他們勵志拼搏,才華出衆,抓住時機展現出色。沈隱侯的文章光輝燦爛,如同登上中央政府的高臺,卻守着自己的東越之地。佩戴玉佩辭別山洞,敲響金鈴穿過宮門。沿着兩條小溪遊走,徘徊在三個山洞之間。在花園中感受春風,登上高臺仰望秋月。旌旆突然飄揚,劍履快速踏動。一代人懷揣着龍門的夢想,千秋後人仰慕着他們的才華。他們揭示出洪荒之祕,成爲文學界的璀璨之星。儒生相互輝映,志士爭相輝煌。數千年過去,才情出衆的人究竟是誰更加傑出呢?難道他們會像平庸無能的人一樣消失在塵土中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婺中三子在六朝時期的風采和成就。通過對劉孝標、沈約、沈隱侯的描寫,展現了他們在文學上的才華和成就。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同時,詩人對於文學家們的追求和努力也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現了那個時代文人的風采和志向。
胡應麟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送黃上仲歸赤城時以伯兄說仲書至 》 —— [ 明 ] 胡應麟
- 《 參知張公睿父觀察吳公文仲過訪吳公舊宰金華訂盟莫逆張公神交十載近始識荊乃並辱提攜收之方外高軒枉問宴洽連 》 —— [ 明 ] 胡應麟
- 《 送王次公觀察視學關中六首 》 —— [ 明 ] 胡應麟
- 《 古離別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李本建招集薛館薛於弧矢最精挾彈尤稱絕技是日縱觀許爲李作長歌贈薛先賦此篇 》 —— [ 明 ] 胡應麟
- 《 同謝友可集王行父館中 》 —— [ 明 ] 胡應麟
- 《 薛生以七夕初度故小字巧巧又清齋學佛復有素素之稱行父拉餘過曲中薛持箋索題走筆賦此 》 —— [ 明 ] 胡應麟
- 《 題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九 浣花池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