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陵晚泊

嚴公昔未遇,耕釣日沉冥。一朝動人主,始識少微星。 餘亦任公子,垂竿三十齡。被髮上高臺,浮雲空翠屏。 雙磯拳石那可坐,卻望三山遊四溟。袖裏虹霓一千尺,手掣鰲魚歸帝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嚴陵:指嚴光,字子陵,東漢隱士,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他改名隱居,後被召到洛陽,授諫議大夫,不受,歸隱富春山。
  • 沉冥:隱晦,不顯露。
  • 人主:指皇帝。
  • 少微星:古代星象學中代表隱士的星宿。
  • 任公子:指任安,西漢時期隱士,這裡詩人自比。
  • 被發:披散頭發,形容不拘禮節。
  • 翠屏:翠色的屏風,這裡形容山色。
  • 雙磯拳石:指嚴陵釣台附近的巖石。
  • 三山: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四溟:四海,泛指天下。
  • 虹霓:彩虹。
  • 鼇魚:神話中的大海龜,這裡比喻巨大的成就。

繙譯

嚴光昔日未被發現時,他耕田釣魚,生活隱晦不顯。一旦被皇帝知曉,人們才開始認識那位代表隱士的少微星。 我也像任公子一樣,垂釣已有三十年。我披散著頭發登上高台,眼前衹有浮雲和翠色的山屏。 那雙磯上的拳石怎能安坐,我遙望三山,想要遊遍四海。我袖中藏著千尺長的虹霓,手握巨大的成就,歸於帝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嚴光和自己的境遇,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功成名就的渴望。詩中“嚴公昔未遇”與“餘亦任公子”形成對照,展現了詩人對嚴光隱逸生活的認同,同時也透露出自己雖隱居卻懷有宏圖大志的心態。末句“袖裡虹霓一千尺,手掣鼇魚歸帝庭”以壯麗的意象,抒發了詩人想要成就一番偉業的豪情壯志。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