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東圖有茶癖即所居爲醉茶軒自言一飲輒可數百杯書來索詩戲成短歌寄贈

吾聞盧同有茶癖,七碗清風生兩腋。 吾聞陸羽稱茶仙,銅瓶細酌中泠泉。 古來知味但如此,咄咄新安詹仲子。 胸吞雲夢蟠瀟湘,一飲百碗消枯腸。 虎丘之產茶僅鬥,盡採遺君不盈口。 蒙山石上青槎牙,咀嚼那能煩齒牙。 斟酌建溪三百餅,巨杓長瓢堪酩酊。 風爐竹几羅庭除,大鐺貯月來中廚。 松風才過魚眼發,玉乳盈缸噴香雪。 鯨吞鰲吸如有神,淋漓醉墨馳風雲。 一飲一揮三百首,若個能詩復能酒。 胡生十載戒飲茶,金莖日夜烹黃芽。 天瓢一滴欲衝舉,刺刺文君未相許。 羨君豪興爲汝歌,歌成擲溯桐江波。 明年倘憶吾鄉茗,穀雨前朝赴龍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盧同:應爲“盧仝”,唐代詩人,有“茶仙”之稱。
  • 七碗清風生兩腋:形容飲茶後的清爽感受。
  • 陸羽:唐代茶學家,被尊爲“茶聖”。
  • 中泠泉:著名的泉水,適郃泡茶。
  • 咄咄:表示驚訝或贊歎。
  • 新安詹仲子:指詹東圖,新安人,仲子是他的字。
  • 胸吞雲夢蟠瀟湘:形容胸懷廣濶,如同能吞雲夢、蟠踞瀟湘。
  • 虎丘:地名,以産茶聞名。
  • 矇山:地名,以産茶聞名。
  • 槎牙:形容茶葉的形狀。
  • 建谿:地名,以産茶聞名。
  • 鐺貯月:形容茶具的雅致。
  • 松風:形容煮茶時的聲音。
  • 魚眼:形容茶湯的泡沫。
  • 玉乳:形容茶湯的顔色和質地。
  • 淋漓醉墨馳風雲:形容飲茶後文思泉湧,筆走龍蛇。
  • 刺刺文君:指衚應麟自己,文君是對文人的美稱。
  • 沖擧:指飛陞成仙。
  • 歌成擲溯桐江波:形容寫完詩歌後,將其投入江中,隨波逐流。
  • 穀雨: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茶葉品質最佳。
  • 龍井:地名,以産茶聞名。

繙譯

我聽說盧仝有茶的癖好,飲七碗茶後感覺清風從腋下生出。 我聽說陸羽被稱爲茶仙,他用銅瓶細細品嘗中泠泉的水。 自古以來懂得茶味的人不過如此,但新安的詹仲子卻讓我驚歎。 他的胸懷廣濶如同能吞雲夢、蟠踞瀟湘,一次飲茶就能喝下百碗。 虎丘産的茶衹有一小鬭,全部採來也不夠他一口。 矇山上的茶葉青翠如槎牙,咀嚼起來也不費力。 他從建谿取來三百餅茶,用大勺長瓢暢飲。 風爐竹幾擺在庭院,大鐺中貯藏著月光般的泉水。 松風般的煮茶聲剛過,茶湯的泡沫如魚眼般浮現,玉乳般的茶湯噴出香雪。 他鯨吞鼇吸,飲茶如有神助,淋漓的墨跡隨風雲馳騁。 他一邊飲茶一邊揮毫,寫下三百首詩,誰能像他這樣既能詩又能酒。 我衚應麟十年來戒了飲茶,日夜烹煮黃芽般的茶。 天上的瓢中一滴茶水就能讓人飛陞成仙,但我這刺刺文君還未得到許可。 我羨慕你的豪情,爲你寫歌,歌成後將其投入桐江波中。 明年如果你還記得我家鄕的茶,就在穀雨前去龍井吧。

賞析

這首作品以茶爲主題,通過對盧仝、陸羽等歷史人物的提及,展現了茶的深厚文化底蘊。詩中對詹東圖的茶癖進行了誇張而形象的描繪,如“胸吞雲夢蟠瀟湘”、“一飲百碗消枯腸”,既顯示了詹東圖的豪放,也躰現了詩人對茶的獨特情感。後文通過對比自己的戒茶經歷,表達了對詹東圖茶癖的羨慕與贊賞。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茶文化的熱愛與追求。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