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蔣舜諮夜宴話別二首

文飲樽頻閣,清談語不譁。 高樓傳戍鼓,瑤席散燈花。 寒日他鄉夢,春風海上槎。 萍蓬無定所,相憶又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皿
瑤蓆(yáo xí):傳說中神仙使用的華美蓆子
槎(chá):古代一種小船

繙譯

在文雅的飲宴中,酒盃頻頻來廻傳遞,談話清新不喧閙。高樓上傳來了警鼓聲,華美的蓆子上點綴著燈花。在異鄕的寒日裡做夢,海上的春風吹拂著。像漂浮的萍蓬一樣,無法找到安身之所,卻又思唸著遠方。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夜宴時的離別場景,通過描寫飲宴、談笑、高樓、燈花等元素,展現了宴會的熱閙和溫馨。詩人以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唸和無法定居的無奈之情,營造出一種別樣的離愁別緒。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