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賤子:指自謙的稱呼,這裏指自己。
- 耽(dān):沉迷。
- 幽寂:幽靜寂寥。
- 拄(zhǔ):支撐。
- 笏(hù):古代官員手中的禮儀器物。
- 橫舟:橫渡的小船。
- 玉屑:指珍貴的言論。
- 巴俞(bā yú):指古代巴蜀地區的人。
- 俚謳:俚俗的歌謠。
- 逸思:放逸的思緒。
- 滄洲:指遼闊的水域。
翻譯
我這個自謙的人沉迷於幽靜的寂寥中,各位大人們總是勝過我。西山可以支撐起我的禮儀器物,野渡上可以看到橫渡的小船。珍貴的言論如同玉屑般令人傾聽,巴蜀地區的人們卻因俚俗的歌謠而感到慚愧。站在風中,我暢快地笑出聲來,放逸的思緒充滿了遼闊的水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自謙謙虛的心態,以及在與他人交往中的感受。通過對自己的貶低和對他人的讚美,展現了作者的謙遜和敬畏之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於高尚言論和俚俗歌謠的區分,以及對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情感的抒發。整體氛圍清新淡雅,意境優美。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次嚴介溪朝房落成齋居紀事之什三首 》 —— [ 明 ] 孫承恩
- 《 秋日雜詠二十三首詠山居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三 郭有道 》 —— [ 明 ] 孫承恩
- 《 南齋十詠 》 —— [ 明 ] 孫承恩
- 《 題小景畫冊十首 其十 》 —— [ 明 ] 孫承恩
- 《 宋樗庵李鶴峯同一齋過訪次前韻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七十九 李延平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