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避世:隱居不問世事。
- 高名:顯赫的名聲。
- 徐稚:東漢時期的高士,以隱居不仕著稱。
- 鄭公鄉:指鄭玄的故鄉,鄭玄是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
- 蘿徑:藤蘿覆蓋的小徑,常用來形容隱士居住的地方。
-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形容居所簡陋。
- 鹵簿: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儀仗隊。
- 滄浪:水名,也泛指江湖。
翻譯
隱居雖然是你選擇的生活方式,但你的名聲卻難以被遺忘。我尚未到達徐稚的宅邸,卻已經聽聞了鄭公的故鄉。藤蘿覆蓋的小徑春天已經覆蓋,蓬草編成的門日光照射得更長。還應該放棄官員的儀仗,與你一同乘小船共遊江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名士的敬仰。詩中,「避世雖君事,高名可遂忘」一句,既肯定了隱居的選擇,又強調了名聲的難以忘懷。後文通過對徐稚宅和鄭公鄉的虛表,以及對蘿徑和蓬門的描繪,進一步營造了一種遠離塵囂、迴歸自然的意境。最後,詩人希望能夠放棄世俗的繁華,與隱士一同享受江湖的自由與寧靜,體現了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