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考功蔡郎中提學閩中

· 尹臺
海上煙塵漸息驚,閩中隼射化蠶耕。 青衿弦誦沿郊有,白屋童冠着處迎。 曉館微風開帙軸,春堂細雨偃匏笙。 試探皓首橫經者,誰解鏗然舍瑟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隼射:指古代的獵鷹,這裡比喻武力。
  • 青衿:古代學子的服裝,代指學生。
  • 弦誦:弦歌和誦讀,指學校的教育和學習活動。
  • 白屋:簡陋的房屋,指貧窮的家庭。
  • 童冠:指年幼的學子。
  • 帙軸:書籍的卷軸,這裡指書本。
  • 匏笙:一種古代的樂器,用葫蘆制成。
  • 皓首:白發,指年老。
  • 橫經:橫放經書,指學習。
  • 鏗然:形容聲音響亮有力。
  • 捨瑟:放下瑟,瑟是一種古代樂器,這裡比喻放棄音樂,專心學習。

繙譯

海上戰亂的菸塵漸漸平息,令人驚訝,閩中的武力已轉化爲和平的蠶桑耕作。 穿著青衿的學生在各処弦歌誦讀,簡陋的房屋裡,年輕的學子們到処迎接。 清晨的學館裡微風吹開書頁,春天的學堂裡細雨中匏笙聲低沉。 試著探訪那些白發蒼蒼仍在學習的人,誰能理解他們堅定地放棄音樂,專心學習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平息後閩中地區的和平景象,以及教育活動的繁榮。詩中通過“隼射化蠶耕”形象地表達了從武力到和平生産的轉變。後文通過對學生學習場景的細膩描寫,展現了教育的普及和學子們的熱情。結尾処通過對年長學者的描寫,表達了對持續學習精神的贊賞和敬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和平與知識的贊美。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