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弟三首

嚴霜下前除,朔風悽以烈。 今夕復何夕,同生成永別。 疾疢能幾時,音容忽已滅。 稚子號中閨,阿母啼成血。 有兄滯天隅,之死不及訣。 仰視雲間鴻,呼羣中斷絕。 俯觀庭中樹,瓊枝已再折。 永嘯涕如雨,沈憂鬢成雪。 豈不懷大觀,至情疇能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嚴霜:指寒冷的霜。
  • 朔風:北風。
  • 悽以烈:淒涼而強烈。
  • 今夕復何夕:今晚又是怎樣的夜晚。
  • 同生成永別:一起成長的人卻永遠分別。
  • 疾疢(chèn):疾病。
  • 音容:聲音和容貌。
  • 稚子:幼子。
  • 中閨:內室,指家中。
  • 阿母:母親。
  • 天隅:天邊,指遙遠的地方。
  • :訣別,永別。
  • 雲間鴻:高飛的鴻雁。
  • 呼羣:呼喚同伴。
  • 瓊枝:比喻美好的枝條,這裏指親人。
  • 永嘯:長嘆。
  • 沈憂:深憂。
  • 鬢成雪:比喻頭髮變白。
  • 大觀:宏大的景象,這裏指遠大的理想或抱負。
  • 至情:深厚的感情。
  • 疇能掇(duō):誰能拾取,意指誰能消除。

翻譯

寒冷的霜降在前院,北風淒涼而強烈。今晚又是怎樣的夜晚,一起成長的人卻永遠分別。疾病能持續多久,聲音和容貌忽然已消失。幼子在家中哭泣,母親悲痛到啼血。有兄弟滯留在遙遠的天邊,連死前都來不及告別。仰望雲間高飛的鴻雁,呼喚同伴卻中斷絕。俯視庭中的樹木,美好的枝條已經再次折斷。長嘆淚水如雨,深憂使頭髮變白。難道不懷念宏大的理想嗎,但深厚的感情誰能消除。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親人逝去的深切悲痛和對生命的無奈感慨。詩中,「嚴霜」、「朔風」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淒涼氛圍。通過對「音容」、「瓊枝」等比喻的運用,詩人巧妙地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的最後,詩人雖然提到了「大觀」,但更強調了「至情」的無法消除,展現了詩人對情感的深刻體驗和對生命意義的沉思。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