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 于謙
戍鼓聲傳夜未央,鬆陰滿地露華涼。 苦吟不覺銀燈燼,無寐偏驚玉漏長。 風靜半空聞過雁,堂虛四壁聽啼螿。 壯懷不任秋凌逼,起向瑤階步月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戍鼓:守衛邊疆的軍鼓聲。
  • 夜未央:夜未盡,即深夜。
  • 露華:露水。
  • 銀燈燼:銀製的燈盞已經燒盡。
  • 玉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此處指時間流逝。
  • 啼螿(tí jiāng):秋蟬的叫聲。
  • 壯懷:豪情壯志。
  • 瑤階:美玉般的臺階,形容臺階的精美。

翻譯

守衛邊疆的鼓聲在深夜中迴盪,松樹的陰影覆蓋着地面,露水帶來涼意。 苦苦吟詠詩句,不知不覺中銀燈已燃盡,無法入眠,偏偏感覺到時間的流逝格外漫長。 風靜下來,半空中傳來雁羣飛過的聲音,空曠的房間裏,四壁迴響着秋蟬的啼鳴。 豪情壯志經不起秋天的侵襲,起身走向精美的臺階,漫步在月光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戍鼓、鬆陰、露華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深沉而寂靜的氛圍。詩中「苦吟不覺銀燈燼」一句,表達了詩人沉浸於創作,忘卻時間的情景。後句「無寐偏驚玉漏長」則突顯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時光流逝的敏感。最後兩句「壯懷不任秋凌逼,起向瑤階步月光」,展現了詩人在秋夜中感受到的壯志與現實的衝突,以及他選擇在月光下漫步,尋找心靈慰藉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在秋夜中的複雜情感。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