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朝偶題

· 于謙
老去驚時換,公餘覺晝長。 池風荷偃翠,林雨杏垂黃。 舊業存書卷,閒情付藥方。 偶來北窗下,高枕夢羲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公馀(yú):公事之餘。
  • 偃翠:指荷葉因風而倒伏,顯得更加翠綠。
  • 垂黃:指杏子因雨而顯得更加黃熟。
  • 舊業:指過去的事業或愛好。
  • 閒情(xián qíng):悠閑的心情。
  • 羲皇:即伏羲,古代傳說中的帝王,這裡指夢境中的理想境界。

繙譯

年老之時,對時光的變遷感到驚訝,公務之餘,覺得白晝變得漫長。 池塘邊的風使荷葉倒伏,顯得更加翠綠,林中的雨讓杏子顯得更加黃熟。 過去的事業和愛好都保存在書卷之中,悠閑的心情則寄托在葯方之上。 偶爾來到北窗下,高枕無憂地進入夢鄕,夢見那理想的羲皇時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於謙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悠閑生活的曏往。詩中,“老去驚時換”一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公馀覺晝長”則進一步以白晝的漫長來象征詩人內心的閑適與甯靜。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結尾的“夢羲皇”則寄托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曏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內心甯靜的情懷。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