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於子衝大參請急南旋

長安城頭秋雨繁,長安城下雙朱轓。 去年忽向洛陽道,今年卻入長安門。 誰道分司非達宦,誰言朝請不承恩。 行邊慣試渥窪馬,到闕仍依白虎幡。 憶昨匈奴入邊塞,隴阪以西殺氣昏。 右方王將旃廬滿,北地煙塵士女奔。 元臣廟略馳三殿,上將戎軒歷五原。 青海幾經傳尺檄,玉關依舊有遊魂。 翻令蠻府提鋒銳,欲掃干戈靜塞垣。 謝公談笑亦何易,賈生流涕亦太煩。 競說請纓臨瀚海,爭言倚劍出昆崙。 爾曹落落不入眼,此事悠悠誰與論。 我今但欲拂衣去,斗酒悲歌意氣存。 看君四十頭未白,勉加餐食無多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朱轓(fān):古代車上的紅色帷幔,常用來指代高官的座車。
  • 分司:古代官職,指分管某一方面事務的官員。
  • 達宦:顯達的官員。
  • 朝請:古代官員朝見皇帝的禮儀。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寵。
  • 渥窪馬:傳說中產於渥窪(今甘肅境內)的良馬。
  • 白虎幡:古代軍中用以指揮的旗幟。
  • 廟略:指朝廷的軍事策略。
  • 戎軒:戰車。
  • 五原:古代地名,今內蒙古境內。
  • 青海:古代地名,今青海湖一帶。
  • 尺檄:短小的文書,常用於傳遞緊急軍情。
  • 玉關:即玉門關,古代邊塞關隘。
  • 蠻府:指邊疆的軍事機構。
  • 鋒銳:指精銳的軍隊。
  • 塞垣:邊塞的城牆。
  • 謝公:指東晉名臣謝安。
  • 賈生:指西漢文學家賈誼。
  • 瀚海:古代對戈壁沙漠的稱呼。
  • 昆崙:即崑崙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爾曹:你們。
  • 落落:形容孤高,不隨和。
  • 拂衣:形容辭官歸隱。
  • 斗酒:指飲酒。

翻譯

長安城頭的秋雨繁密,長安城下有兩輛紅色的高官座車。去年你忽然去了洛陽,今年又回到長安。有人說分管事務的官員不是顯達的官員,有人說朝見皇帝的禮儀不會受到恩寵。你行軍時習慣騎着渥窪的良馬,到朝廷仍依仗着白虎幡的威嚴。

記得去年匈奴入侵邊塞,隴山以西殺氣騰騰。右邊的王將帳篷滿布,北地的煙塵中士女奔逃。朝廷的軍事策略傳到三殿,上將駕着戰車歷經五原。青海幾經傳遞緊急軍情,玉門關依舊有遊魂。

反而讓邊疆的軍事機構調動精銳,想要掃除戰亂,使邊塞平靜。謝安的談笑也不容易,賈誼的流淚也太過煩擾。人們爭說請纓去瀚海,爭言倚劍出崑崙。你們這些人不入我的眼,這件事悠悠誰來評論。

我現在只想辭官歸隱,飲酒悲歌,意氣猶存。看你四十歲還未白髮,努力加餐,無需多言。

賞析

這首作品是于慎行贈給即將南歸的朋友子衝的詩。詩中通過對長安城秋雨、朱轓的描繪,以及對子衝去年洛陽之行和今年回長安的敘述,展現了子衝的官場生涯。詩中還穿插了對邊疆戰事的描述,表達了對國家安危的關切。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辭官歸隱的願望,並勸勉朋友珍惜時光,努力生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又透露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朋友的深情。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