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虛亭:亭名,位於攝山絕頂。
- 攝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
- 絕頂:山的最高峰。
- 平楚:平野,平坦的大地。
- 蒼蒼:深青色,形容遠望的景色。
- 石頭:指南京,古稱石頭城。
- 紫氣:祥瑞之氣,常用來形容帝都或聖人所在之地。
- 雙闕:宮殿前的兩座望樓,這裡指皇城的建築。
- 大江:長江。
- 蕭森:形容樹木凋零的樣子。
- 落木:落葉。
- 迢遞:遙遠。
- 青山:指遠処的山脈。
- 王業:帝王的基業。
- 燕吳:指古代的燕國和吳國,這裡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地區。
- 皇州:指帝都,這裡指南京。
繙譯
孤零零的亭子高高聳立在鞦日的暮雲之上,從這裡可以遠望到平坦的大地上深青色的景色,一直延伸到南京城。 祥瑞的紫氣微微分開,映照出皇城雙闕的影子,白雲在長江的流水中斷開。 樹木凋零,落葉帶來悲傷的氣息,遠処的青山則吸引著壯遊的目光。 帝王的基業雖然已有千年,但其根本依然堅固,燕吳兩地與皇州相對,共同搆成了這片土地的煇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站在太虛亭上遠覜南京的壯濶景象,通過“孤亭”、“暮雲”、“平楚”、“石頭”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地理的深刻感受。詩中“紫氣”、“雙闕”、“大江”等詞語,不僅描繪了自然景觀,也隱喻了帝都的煇煌與歷史的深遠。後兩句則通過對“王業”、“燕吳”、“皇州”的提及,表達了對國家統一和歷史傳承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情感。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閏九月朔日姜民部養衝邀登黃樓夜飲 》 —— [ 明 ] 于慎行
- 《 方山別後得馮少宰寄詩賦答口號 》 —— [ 明 ] 于慎行
- 《 江右黃淮朐文學可大客也以書授其弟侄東遊賦贈 》 —— [ 明 ] 于慎行
- 《 四月一日曹常侍園看花同馮用韞葛仲明二館丈賦 其一 》 —— [ 明 ] 于慎行
- 《 望仙影巖 》 —— [ 明 ] 于慎行
- 《 暮春同朱可大廷尉遊摩訶菴聽無絃上人彈琴因飲南園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單家橋 》 —— [ 明 ] 于慎行
- 《 送業師鄭舒軒先生署教海寧同子衝可大二君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