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嘆
我生四十餘,已作十年客。
百歲能幾何,少壯難再得。
今朝太行南,明日太行北。
風雪敝貂裘,塵沙暗金勒。
寒暑互侵凌,凋我好顏色。
齒牙漸搖脫,鬚髮日以白。
位重纔不充,況此遲暮迫。
爲上乏勳勞,爲下無德澤。
揣分宜退休,非惟慕奇特。
蚤賦歸去來,庶免清議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馀 (yú):餘,多。
- 敝 (bì):破舊。
- 貂裘 (diāo qiú):貂皮大衣。
- 金勒 (jīn lè):金制的馬嚼子。
- 揣分 (chuǎi fèn):估量自己的本分。
- 蚤 (zǎo):早。
- 歸去來 (guī qù lái):指歸隱。
- 清議 (qīng yì):公正的評論。
繙譯
我活了四十多年,已經做了十年的旅人。 百年的壽命能有多長,年輕力壯的時光難以再次擁有。 今天在太行山的南邊,明天又到了太行山的北邊。 風雪使得我的貂皮大衣破舊,塵沙讓金制的馬嚼子黯淡無光。 寒冷和炎熱交替侵襲,使我美好的容顔逐漸凋零。 牙齒漸漸松動脫落,衚須和頭發日益變白。 雖然地位尊貴但才華不足,更何況已到了晚年。 作爲上位者缺乏功勛,作爲下位者沒有德行。 估量自己的本分應該退休,不僅僅是因爲羨慕別人的奇特。 早些寫下歸隱的詩句,以免受到公正的評論指責。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於謙對自己人生經歷的深刻反思和感慨。詩中,“我生四十馀,已作十年客”一句,既是對自己年齡的陳述,也透露出一種漂泊無依的孤獨感。通過“今朝太行南,明日太行北”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四処奔波的生活狀態。後文則通過對自己容顔衰老、才華不足的自我評價,表達了一種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歸隱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靜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