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夜燈

· 于謙
一杯濁酒送殘燈,歲月無情感慨增。 垂老漸忘兒女態,從教客況似山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濁酒:指未經過濾的酒,常用來形容簡單或樸素的酒。
  • 殘燈:即將熄滅的燈,比喻夜晚的時光即將結束。
  • 垂老:接近老年,年紀漸老。
  • 兒女態:指年輕時的情感和行爲,多指對兒女的牽掛和關懷。
  • 從教:任由,聽任。
  • 客況:旅人的境況,指在外的孤獨和寂寞。
  • 山僧:山中的僧人,常用來形容清靜、孤獨的生活狀態。

繙譯

一盃未過濾的酒,送別即將熄滅的燈,嵗月無情,感慨卻日益增多。 年紀漸老,漸漸忘卻了對兒女的牽掛,任由自己的境況變得像山中的僧人一樣孤獨。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獨酌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嵗月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晚景的淡然接受。詩中“濁酒”與“殘燈”相映成趣,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甯靜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垂老”與“兒女態”的遺忘,以及“客況”與“山僧”的相似,展現了詩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和對孤獨生活的接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人生哲學。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