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懸蒲:懸掛蒲草,古代的一種風俗,用以敺邪避祟。
- 息機:停止機械,比喻停止世俗的紛擾。
- 雁字:雁群飛行時排成的隊形,常用來比喻書信。
- 蛾眉:指女子細長的眉毛,這裡比喻美貌。
- 燕市:指燕京,即北京。
- 酣歌:盡情地唱歌。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授春衣:發放春天的衣物,指春天的到來。
繙譯
聽說陶令的詩依然在創作,父老們懸掛蒲草,一同遠離世俗紛擾。 山色巧妙地映襯著公府的坐蓆,瀑佈的聲音在晴天裡隨著捲簾而飛舞。 憑借雁群的隊形談論南北的距離,說到美貌的女子,容易引起是非。 在北京的雪後盡情歌唱,江邊的城市或許已經迎來了春天的衣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人文活動,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及對世俗的超脫。詩中“山色巧儅公府坐,瀑聲晴曏捨簾飛”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甯靜,而“憑將雁字論南北,說著蛾眉易是非”則巧妙地融入了對友人的關切與對世事的感慨。結尾的“燕市酣歌殘雪裡,江城或已授春衣”既展現了詩人豁達的情懷,也寄托了對春天和新生事物的期待。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公瑕先生在白下兩月許別去得四絕句送之皆實際語也 》 —— [ 明 ] 王世貞
- 《 大司馬陰公出扇索書近作污繭之後復得一律博笑 》 —— [ 明 ] 王世貞
- 《 兵後問訊華師學士山居 》 —— [ 明 ] 王世貞
- 《 練川篇四首贈朱嘉定入覲 》 —— [ 明 ] 王世貞
- 《 江南曲 》 —— [ 明 ] 王世貞
- 《 雜詩九首 》 —— [ 明 ] 王世貞
- 《 王新甫參議由南粵入賀餞別張氏園有作 》 —— [ 明 ] 王世貞
- 《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