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裏中健兒歸自朝鮮述單中事有感

從軍年少說成功,道逐樓船過海東。 幾見蠻煙迷月黑,曾看獵火照波紅。 椎牛已自空夷國,賜幣還應出漢宮。 嘆息愚癡石司馬,枉將七尺殉和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樓船:古代的大型戰船。
  • 蠻菸:指朝鮮半島的菸霧,這裡指戰爭的菸塵。
  • 獵火:戰火。
  • 椎牛:殺牛,這裡指戰爭中的犧牲。
  • 賜幣:賞賜的財物。
  • 漢宮:指明朝的朝廷。
  • 愚癡:愚蠢無知。
  • 石司馬:指石亨,明朝的一位將領,因主張和議而被貶。
  • 殉和戎:爲和議而犧牲。

繙譯

聽聞家鄕的年輕勇士從朝鮮歸來,講述在戰場上的事跡,我心中有所感慨。 年輕的士兵們談論著他們的戰功,他們駕駛著戰船穿越東海曏東進發。 曾經目睹過那蠻荒之地被戰爭的菸塵籠罩,月亮都顯得黯淡無光; 也曾見証過戰火照亮了波濤,映出一片紅色。 戰爭已經使得那片土地空無一人,衹賸下殺牛的場景; 而朝廷爲了和平,還不得不賜予財物。 我歎息那位愚蠢無知的石司馬,他竟然爲了和議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年輕士兵從朝鮮戰場歸來的情景,表達了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詩中,“蠻菸迷月黑”和“獵火照波紅”形象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破壞力,而“椎牛已自空夷國”和“賜幣還應出漢宮”則反映了戰爭帶來的社會和經濟的損失。最後,對石司馬的批評,更是對那些不顧國家利益,盲目追求和平的行爲的強烈譴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和平的曏往和對戰爭的厭惡。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