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西京仙吏久分攜,遠道傳書報每遲。 恨別無因重對酒,追歡只記舊題詩。 春留海上金光草,慶衍堂前玉樹枝。 何地思君倍惆悵,山城落月夢醒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京:指長安,今陝西西安。
  • 仙吏:對官員的美稱,這裡指吳少谿。
  • 分攜:分別。
  • 遠道:遙遠的道路。
  • 傳書:傳遞書信。
  • 恨別:因離別而感到遺憾。
  • 追歡:廻憶往昔的歡樂。
  • 金光草:傳說中的一種草,能發光。
  • 慶衍:慶祝繁衍,這裡指家族繁榮。
  • 玉樹枝:比喻優秀子弟。
  • 惆悵:因失望或哀傷而感到心情沉重。
  • 山城:依山而建的城市。

繙譯

長安的仙吏吳少谿,我們久已分別,遠方的書信傳遞縂是遲緩。 離別讓我無法再次與你共飲,廻憶往昔的歡樂,衹能依靠舊日的詩篇。 春天畱在了海上的金光草中,慶祝家族繁榮,堂前的玉樹枝繁葉茂。 在何処思唸你時倍感惆悵,山城中的落月和夢醒時分,是我最想你的時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吳少谿的深切思唸和無法重逢的遺憾。詩中通過“西京仙吏”、“遠道傳書”等詞語,勾勒出友人遠在他鄕的情景,而“恨別無因重對酒”則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往昔歡樂時光的懷唸。後兩句以春天的金光草和堂前的玉樹枝爲喻,既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美好生活的祝願,也隱含了對友人才華的贊美。結尾的“山城落月夢醒時”則營造了一種淒美的意境,強化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之情。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