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御史邢翁八十雙壽二首

濟北賢豪行誼敦,年躋上老德彌尊。 真封已自稱烏署,高隱還應並鹿門。 明月千山芳杜若,春江九畹茁蘭蓀。 仙齡幸際昇平理,拾穗謳吟亦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誼:行爲和道義。
  • :厚道,誠懇。
  • 年躋:年紀達到。
  • 上老:高壽。
  • 德彌尊:德行更加尊貴。
  • 真封:真正的封號。
  • 烏署:指御史臺,因御史的官帽上有烏紗,故稱。
  • 高隱:隱居的高士。
  • 鹿門:指隱居之地。
  • 芳杜若:香草名,這裏比喻美好的品質。
  • 九畹:形容土地廣闊。
  • 茁蘭蓀:茁壯成長的蘭草,比喻優秀的後代。
  • 仙齡:長壽如仙。
  • 昇平理:太平盛世。
  • 拾穗:比喻勤勞。
  • 謳吟:歌頌。
  • 主恩:皇帝的恩典。

翻譯

濟北的賢士行爲道義厚道,年紀已高,德行更加尊貴。 真正的封號已經自稱爲御史,隱居的高士與鹿門並列。 明月照耀着千山,芳草如杜若般香,春江邊廣闊的土地上蘭草茁壯成長。 幸運地處於如仙般的長壽和太平盛世,勤勞地歌頌皇帝的恩典。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邢翁的高壽與德行,以及他在太平盛世中的隱居生活。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如「明月千山」、「春江九畹」,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通過對邢翁的讚美,也表達了對太平盛世和皇帝恩典的頌揚。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