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侯將軍兄邀陪光祿朱丈遊虎窟山南洞遇雨奉和

孤岫岧嶢隔虎溪,還陪雙屐共攀躋。 尊前雨落珠林暝,洞口雲生寶界迷。 絕壁泉聲雙樹杪,夕陽帆影數峯西。 山城舊隱無多地,處處都邀綵筆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岧嶢 (tiáo yáo):形容山勢高峻。
  • 攀躋 (pān jī):攀登。
  • 珠林:指樹木茂密如珠。
  • 寶界:佛教用語,指佛國或佛寺。
  • 泉聲雙樹杪 (miǎo):泉水聲從兩樹的頂端傳來。
  • 綵筆 (cǎi bǐ):五彩的筆,指文采。

翻譯

孤峯高聳,隔斷了虎溪,我們一同穿着雙層鞋攀登。 酒杯前,雨滴如珠,林中昏暗,洞口雲霧繚繞,佛國景象迷離。 絕壁之上,泉水聲從兩樹頂端傳來,夕陽下,帆影在數座山峯的西邊。 山城舊居之地不多,處處都留下了五彩筆跡的題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與友人共遊山洞的情景,通過高峻的山峯、雨中的林木、雲霧繚繞的洞口等自然景象,展現了山中的神祕與美麗。詩中「泉聲雙樹杪,夕陽帆影數峯西」一句,巧妙地將聽覺與視覺結合,以泉聲和夕陽帆影爲媒介,傳達了山中的寧靜與遠方的遐想。結尾提及「處處都邀綵筆題」,則表達了詩人對山中美景的讚美與留戀,同時也顯示了其文采斐然,樂於在美景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