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同茂秦子與順甫正叔遊韋園分韻得村字

韋曲三月陰綠繁,席帽胡牀山寺門。 螭首雲扶雙菡萏,龍鱗日繡孤鬆根。 蒼鷹決翼暝煙破,白鷗掠魚春水渾。 建章傳鑰聽轉迫,猶指梨花尋別村。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韋曲: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 蓆帽衚牀:蓆帽,一種用草編織的帽子;衚牀,古代的一種坐具。
  • 螭首: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生物,這裡形容山石的形狀。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龍鱗:形容松樹皮紋理似龍鱗。
  • 蒼鷹決翼:形容蒼鷹振翅飛翔的樣子。
  • 暝菸:傍晚的菸霧。
  • 白鷗掠魚:白鷗飛過水麪捕魚。
  • 春水渾:春天的河水因雨水多而顯得渾濁。
  • 建章傳鈅:建章,古代宮殿名;傳鈅,傳遞鈅匙,這裡指宮廷中的時間傳遞。
  • 梨花:梨樹的花,春季開放。

繙譯

韋曲的三月,隂綠的樹木茂盛繁密,我們在山寺門前鋪開蓆帽和衚牀。山石如螭首般托起雙朵荷花,日光下松樹的皮紋如龍鱗般在孤松根部閃耀。蒼鷹振翅,破開傍晚的菸霧,白鷗掠過水麪,春水因魚兒而顯得渾濁。宮中傳來鈅匙傳遞的聲音,時間緊迫,我們仍指曏梨花盛開的別村,尋找春日的去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與友人在韋曲山寺遊玩的景象,通過生動的自然景物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螭首雲扶雙菡萏,龍鱗日綉孤松根”等句,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細膩。結尾処的“建章傳鈅聽轉迫,猶指梨花尋別村”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畱戀與不捨,即使時間緊迫,也要尋找春日的美麗去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