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獨:不僅。
- 宗吳:指宗法吳地(今江蘇一帶)的文化或人物。
- 爾自失:你自己失去了。
- 身在:身處。
- 欲誰強:想要強求誰。
- 中嶽:指嵩山,中國的五嶽之一。
- 霜雕:比喻嚴酷的考驗或磨練。
- 大荒:邊遠荒涼之地。
- 餘勇:剩餘的勇氣或力量。
- 䟤跋:(bì bá)形容勇猛有力。
翻譯
不僅是因爲宗法吳地的文化,現在的人們還難以估量。 名聲多是自己失去的,身處其中想要強求誰呢? 像鬥劍懸掛在嵩山之巔,像霜雪雕琢在邊遠荒涼之地。 還聽說有剩餘的勇氣,勇猛有力地闖蕩在少年場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宗吳輩」和「今人」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中人物命運的深刻思考。詩中「鬥劍懸中嶽,霜雕擊大荒」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展現了人物在嚴酷環境中的堅韌與不屈。結尾的「䟤跋少年場」則透露出一種青春的活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體現了作者對年輕一代的期望和讚美。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經師朱教諭先生八十壽言 》 —— [ 明 ] 王世貞
- 《 戲題燕市所見 》 —— [ 明 ] 王世貞
- 《 歐禎伯自嶺南寄書經歲始達時已謁公車矣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黄資禮謫判漳州 》 —— [ 明 ] 王世貞
- 《 凌大司馬汝成成嶺表功入參留務奉送一章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十二絕句送敬美弟閩中學政 》 —— [ 明 ] 王世貞
- 《 董中丞淑化寄餉酒貲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