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酉:這裏指的是某一年的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要根據歷史背景推算。
- 牢落:孤獨無依的樣子。
- 索居:獨居。
- 長安:古代都城,今西安,這裏指代當時的政治中心。
- 朋舊:朋友和舊識。
- 渺愁予:遙遠而使我憂愁。
- 池邊倚馬:在池邊倚馬而立,形容等待或閒適的狀態。
- 宮雲近:宮中的雲似乎很近,形容與皇宮的距離感。
- 臺畔開尊:在臺邊設宴飲酒。
- 苑月虛:園中的月亮顯得空曠而虛幻。
- 南渚雁:指南方的雁,常用來象徵遠方的思念。
- 汶陽魚:汶水之陽的魚,這裏可能指難以得到的珍貴之物。
- 幽棲:隱居。
- 疏懶:懶散不羈。
- 文園:文人聚集的地方,這裏指自己。
- 著書:寫作書籍。
翻譯
在中原孤獨無依,感嘆獨居的生活,長安的舊友們似乎都遠在天邊,讓我憂愁。 在池邊倚馬而立,宮中的雲似乎觸手可及,臺邊設宴,園中的月亮卻顯得空曠而虛幻。 幾度夢迴南方的小洲,卻難以見到那裏的雁羣,春風吹拂,卻難以尋覓汶陽的魚。 我隱居於此,只是因爲自己的懶散不羈,並非像文園中的文人那樣有著書立說的志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中原獨居時的孤獨與憂愁,通過對長安舊友的思念、宮雲苑月的描繪,以及對南渚雁和汶陽魚的渴望,展現了內心的空虛與無奈。詩中「幽棲祗自成疏懶,不是文園有著書」一句,既是對自己生活狀態的自嘲,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不隨流俗的獨立精神。整體詩風含蓄深沉,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于慎行獨特的藝術風格和人生感悟。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從泗上歸宿杜太學莊舎 》 —— [ 明 ] 于慎行
- 《 山中有懷侯姊丈參戍 》 —— [ 明 ] 于慎行
- 《 題江村秋晩小畫四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
- 《 奉旨代撰恭祝聖母萬壽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王忠銘宗伯山房四詠 其四 橋頭碧水 》 —— [ 明 ] 于慎行
- 《 送周啓明水部上淮陽憲使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暮春邢子願侍御過訪邀登虎窟山洞遇雨和韻 》 —— [ 明 ] 于慎行
- 《 四時折楊栁歌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