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吳門韓封君友蘭卷二首
南國有逸叟,蜚遁吳山阿。
畏榮避軒冕,韜景耽雲蘿。
誰結同心契,攬此秋蘭柯。
契合在空谷,紉佩交如何。
月出鼓鳴琴,一奏郢人歌。
彼美握香子,南陔詠方多。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蜚遁(fēi dùn):隱居。
- 軒冕(xuān miǎn):古代大夫以上的官職所用的車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祿。
- 韜景(tāo yǐng):隱藏光芒。
- 雲蘿(yún luó):藤蘿植物,常用來比喻隱居之地。
- 紉佩(rèn pèi):連綴,佩帶。
- 郢人歌(yǐng rén gē):指楚地的歌曲,郢是古代楚國的都城。
- 南陔(nán gāi):古代地名,這裏指南方。
翻譯
南方有一位隱逸的老者,他隱居在吳山的山阿之中。他避開榮耀,拒絕官職,喜歡隱藏在雲蘿之間。他與誰結成了知心的朋友,共同欣賞秋天的蘭花。他們的友誼在空谷中結成,彼此連綴,佩帶着共同的情感。當月亮升起時,他彈奏琴聲,唱起楚地的歌曲。那位美麗的握香之人,在南方的田野中吟詠着許多詩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逸的老者,他選擇在吳山中隱居,遠離世俗的榮耀和官職。詩中通過「蜚遁」、「韜景」等詞語,表達了老者對於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他與知己共同欣賞秋蘭,象徵着他們高潔的情操和深厚的友誼。詩的最後,通過「月出鼓鳴琴」和「南陔詠方多」的描繪,展現了老者在隱居生活中的藝術追求和詩意生活,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讚美和對高潔情操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