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吳門韓封君友蘭卷二首

南國有逸叟,蜚遁吳山阿。 畏榮避軒冕,韜景耽雲蘿。 誰結同心契,攬此秋蘭柯。 契合在空谷,紉佩交如何。 月出鼓鳴琴,一奏郢人歌。 彼美握香子,南陔詠方多。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蜚遁(fēi dùn):隱居。
  • 軒冕(xuān miǎn):古代大夫以上的官職所用的車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祿。
  • 韜景(tāo yǐng):隱藏光芒。
  • 雲蘿(yún luó):藤蘿植物,常用來比喻隱居之地。
  • 紉佩(rèn pèi):連綴,佩帶。
  • 郢人歌(yǐng rén gē):指楚地的歌曲,郢是古代楚國的都城。
  • 南陔(nán gāi):古代地名,這裏指南方。

翻譯

南方有一位隱逸的老者,他隱居在吳山的山阿之中。他避開榮耀,拒絕官職,喜歡隱藏在雲蘿之間。他與誰結成了知心的朋友,共同欣賞秋天的蘭花。他們的友誼在空谷中結成,彼此連綴,佩帶着共同的情感。當月亮升起時,他彈奏琴聲,唱起楚地的歌曲。那位美麗的握香之人,在南方的田野中吟詠着許多詩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逸的老者,他選擇在吳山中隱居,遠離世俗的榮耀和官職。詩中通過「蜚遁」、「韜景」等詞語,表達了老者對於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他與知己共同欣賞秋蘭,象徵着他們高潔的情操和深厚的友誼。詩的最後,通過「月出鼓鳴琴」和「南陔詠方多」的描繪,展現了老者在隱居生活中的藝術追求和詩意生活,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讚美和對高潔情操的嚮往。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