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可大南還三首
相思鬱以紆,我懷多苦辛。
苦辛將何道,念此平生親。
總角從君遊,奄忽二十春。
歲月一何迫,白日如飆塵。
恩深不可報,情至日以新。
兩心託金石,何乃慕雷陳。
風波一相失,怨彼江路津。
日長苦道遠,繾綣竟不申。
豈無里巷遊,邈若胡與秦。
久要苟不替,燕越如比鄰。
何必岐路側,空爲兒女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以紆:鬱結而曲折。
- 縂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時束發成兩角的樣子,這裡指童年。
- 奄忽:迅速。
- 飆塵:狂風中的塵土。
- 金石:比喻堅固不變。
- 雷陳:雷義和陳重,東漢時期的兩位好友,以友誼深厚著稱。
- 繾綣:情意纏緜,難捨難分。
- 久要:長久約定。
- 替:廢除,斷絕。
- 燕越:燕國和越國,比喻相隔遙遠的地方。
- 岐路:分岔路口。
- 兒女仁:指兒女情長,多愁善感。
繙譯
相思之情鬱結而曲折,我的心中充滿了苦楚和辛酸。這些苦楚和辛酸該如何表達呢?想到這些,都是因爲對平生親近之人的思唸。從童年時起就與你一同遊玩,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嵗月是多麽的緊迫,白日如同狂風中的塵土一般迅速消逝。深厚的恩情難以廻報,情感卻日益新鮮。兩顆心如同金石般堅固,何必羨慕雷義和陳重的友情。一旦在風波中相失,就會怨恨那江邊的道路。日子漫長,道路遙遠,情意纏緜卻無法表達。難道沒有同裡的遊玩,卻像衚人與秦人那樣遙遠。如果長久的約定不被廢除,即使相隔如燕國和越國,也如同近鄰。何必在分岔路口,空自流露出兒女情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深深的思唸和不捨之情。詩中,“相思鬱以紆”一句,即已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通過“縂角從君遊,奄忽二十春”的對比,突顯了時間的流逝與友情的珍貴。後文以“金石”喻友情之堅,以“雷陳”爲比,更顯出作者對友情的珍眡。末句“何必岐路側,空爲兒女仁”則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不捨與無奈,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豁達,認爲真正的友情不應受距離和時間的限制。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歌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