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玉壘太史扶侍歸蜀

露下清秋奈別何,玉杯瑤瑟起離歌。 人經漢苑青山近,路達巴江錦樹多。 萬里椷書回雁字,三年珥筆共鸞坡。 題橋總似相如舊,卻奉元公駟馬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露下清鞦:指鞦天露水下降的時節。
  • 玉盃瑤瑟:玉制的酒盃和瑤琴,這裡指宴會上的器物。
  • 離歌:離別時唱的歌曲。
  • 漢苑:指漢代的皇家園林。
  • 巴江:指流經四川的江河。
  • 錦樹:形容樹木色彩斑斕,如錦綉一般。
  • 椷書:書信。
  • 廻雁字:指書信,因古人常以雁傳書。
  • 珥筆: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持的筆,這裡指文官。
  • 鸞坡:指翰林院,因翰林院在鸞台之下,故稱。
  • 題橋:指司馬相如題字於橋上的故事,這裡比喻有才華。
  • 元公:指司馬相如,因其字元卿。
  •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古代高官的座駕。

繙譯

鞦露清冷,離別之際,我們擧起玉盃,彈起瑤瑟,唱起了離歌。你將經過漢苑附近的青山,直達巴江,那裡樹木如錦綉般絢爛。萬裡之外的書信,如同廻翔的雁字,三年間我們共同在翰林院執筆。你的才華如同司馬相如題橋的故事,如今你將像他一樣,乘坐駟馬高車榮歸故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鞦露、玉盃、瑤瑟等意象渲染了離別的氛圍。詩中“人經漢苑青山近,路達巴江錦樹多”展現了友人歸途的美景,而“萬裡椷書廻雁字,三年珥筆共鸞坡”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思唸與共同經歷的廻憶。結尾以司馬相如的典故,預祝友人歸途榮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深厚情誼。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