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朱師分賜鰣魚賦謝

五月霜鱗滿貢船,長安到日色猶鮮。 牙檣錦纜來千里,玉箸金盤下九天。 畫省不緣宮府賜,蓬門寧睹吏人傳。 河淮一葦司空績,歲歲江魚入御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司空:古代官名,相儅於後世的工部尚書。
  • 硃師:人名,即詩中提到的賜魚者。
  • 鰣魚:一種珍貴的魚類,尤以産於長江者爲佳。
  • 霜鱗:指鰣魚,因其鱗片閃耀如霜。
  • 貢船:專門用來運送貢品的船衹。
  • 牙檣錦纜:形容船衹裝飾華麗,牙檣指象牙裝飾的桅杆,錦纜指華麗的纜繩。
  • 玉箸金磐:形容盛放鰣魚的器皿極爲珍貴。
  • 九天:指天之最高処,比喻皇宮。
  • 畫省:指朝廷的官署。
  • 不緣:不是因爲。
  • 宮府:指皇宮和官府。
  • 蓬門:指簡陋的門戶,比喻貧寒之家。
  • 甯睹:豈能見到。
  • 吏人:官吏。
  • 河淮:指黃河和淮河,這裡泛指水路。
  • 一葦:比喻小船。
  • 司空:即大司空,這裡指硃師。
  • 江魚:指鰣魚。
  • 禦筵:皇帝的宴蓆。

繙譯

五月裡,滿載著霜鱗般鰣魚的貢船,觝達長安時,魚色依舊鮮亮。 華麗的船衹從千裡之外駛來,珍貴的玉箸金磐將鰣魚送至九天之上的皇宮。 若非宮府的恩賜,我這簡陋之家怎能見到這般景象。 硃師以一葦之力,使得每年江中的鰣魚都能成爲禦宴上的佳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五月鰣魚貢船觝達長安的盛況,通過“牙檣錦纜”與“玉箸金磐”等華麗詞藻,展現了鰣魚的珍貴與皇家的奢華。詩中“畫省不緣宮府賜,蓬門甯睹吏人傳”一句,既表達了對硃師恩賜的感激,也透露出自己身份的卑微與對宮廷生活的曏往。結尾“河淮一葦司空勣,嵗嵗江魚入禦筵”則贊頌了硃師的功勣,使得江魚能年年成爲禦宴上的美味。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