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漁山:指山中捕魚的地方。
- 漁藪:指漁人聚集捕魚的地方。
- 羊裘:指羊皮製成的衣服,這裏指漁人不願穿着華麗的衣服。
- 蝦菜:指簡單的海鮮和蔬菜,這裏指漁人的生活簡樸。
- 慳(qiān):吝嗇,這裏指漁人不願或不能經常享用。
- 不得亦不賣:指漁人既不追求也不出售魚。
- 長飢故長閒:因爲長期飢餓,所以長期閒散。
- 海樵子:指海上或山中的隱士。
- 高論:高深的言論。
翻譯
這座山並非漁人聚集的地方,但偏偏有漁人在這裏捕魚。他們不願穿上華麗的羊皮衣,有時連簡單的海鮮和蔬菜也難以享用。他們既不追求也不出售魚,因爲長期飢餓,所以長期閒散。有誰能遇到那些海上或山中的隱士,在白雲間高談闊論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漁人的生活畫卷,通過對比漁山與漁藪的不同,突出了漁人的獨特生活方式。詩中「羊裘那肯着,蝦菜或時慳」表達了漁人簡樸而不失尊嚴的生活態度。「不得亦不賣,長飢故長閒」則進一步以飢餓與閒散的對比,展現了漁人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最後兩句則寄託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高潔志趣的追求。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兗州道中懷古 》 —— [ 明 ] 王世貞
- 《 呈助甫 》 —— [ 明 ] 王世貞
- 《 觀奕者周生與朱茂才奕偶成一律贈周 》 —— [ 明 ] 王世貞
- 《 追補姚元白市隱園十八詠玉林 》 —— [ 明 ] 王世貞
- 《 胡楚玉,法門之龍象也,雖混跡㞐士,而超契應真。一旦別餘遊五臺禮文殊大士,感此賦古體一章以贈 》 —— [ 明 ] 王世貞
- 《 病中書懷上御史院王大夫兼簡郭考功 》 —— [ 明 ] 王世貞
- 《 將入黃榆度水門峽最逶迤險絕處也 》 —— [ 明 ] 王世貞
- 《 贈周武岡胤昌時以考功法坐浮薄謫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