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給事赴守衛輝十韻

· 尹臺
送君淇上去,我思積如何。 五馬郊原別,三年諫疏多。 吳幹纏鬥氣,魏闕阻關河。 目斷天山箭,心懸渤嶠波。 指庭軒後草,揮日魯陽戈。 往事嗟難問,新詩行自哦。 一麾茲出守,八使昨催科。 宿賦誅曾免,疲氓病孰摩。 魯公流昔頌,廉範聽今歌。 逖矣吾焉訊,尺書遲雁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í):淇水,在今河南省北部。
  • 五馬: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儀仗,這裡指陳給事。
  • 諫疏:曏君主進諫的奏章。
  • 吳乾:指吳國的乾將,古代著名的劍。
  •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樓,代指朝廷。
  • 天山箭:指邊疆的戰事。
  • 渤嶠(bó qiáo):指渤海,這裡比喻邊疆的波濤。
  • 揮日魯陽戈:魯陽公揮戈使太陽返廻,比喻英勇無畏。
  • 一麾:一麪旗幟,指官員出任地方。
  • 八使:指朝廷派出的使者。
  • 宿賦:積欠的賦稅。
  • 疲氓(pí méng):疲憊的百姓。
  • 廉範:廉潔的典範。
  • (tì):遠。
  • 尺書:書信。

繙譯

送你到淇水之濱,我的思唸積聚如山。 你在郊原上別我,三年間諫疏多如繁星。 吳國的乾將劍氣纏鬭,朝廷的關河阻隔。 目斷天山的箭矢,心懸渤海的波濤。 指點庭院的草木,揮動魯陽的戈矛。 往事令人嗟歎難以詢問,新詩自吟自賞。 你此行出任地方官,朝廷使者昨已催科。 積欠的賦稅曾被免除,疲憊的百姓誰來撫慰。 魯公流傳的頌歌,廉範的典範聽今歌。 遠方的我啊,將如何詢問,書信遲緩如雁羅。

賞析

這首作品是尹台送別陳給事赴任衛煇時的深情之作。詩中,尹台通過對陳給事過去諫疏多的贊敭,以及對其未來治理地方的期望,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其政治才能的認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天山箭”、“渤嶠波”等,增強了詩歌的情感表達和藝術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與祝福,同時也躰現了對國家邊疆安危的關切。

尹臺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所獎拔多爲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爲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爲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爲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