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紱(chì fú):古代官員的紅色禮服,這裡指官員的身份。
- 元慙:原本就感到慙愧。
- 鼎貴:顯赫尊貴。
- 青氈:古代士人的常用坐墊,這裡指士人的身份。
- 憩(qì):休息。
- 共儒師:與儒學老師共同。
- 河東賦:指漢代文學家楊雄的《河東賦》,這裡泛指文學作品。
- 鄴下詩:指三國時期曹操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的詩作,這裡泛指古代詩文。
- 杖履:拄著柺杖,穿著鞋,指行走。
- 閒可理:閑暇時可以整理。
- 谿山:谿流和山巒,泛指自然風景。
- 興偏宜:興致特別適宜。
- 禪林集:在禪寺中聚會。
- 笑拈:笑著摘取。
- 柏樹枝:柏樹的枝條,常用於象征長壽或堅靭。
繙譯
我原本就感到慙愧,自己雖有官員的身份,卻顯赫尊貴不足,衹能在士人的身份中稍作休息,與儒學老師共同探討。在逢時之際,我恥於獻上像《河東賦》那樣的文學作品,但樂於傳述和訢賞像曹操在鄴城所作的詩篇。拄著柺杖,穿著鞋,我歸隱於此,閑暇時可以整理思緒,時常覜望谿流和山巒,興致特別適宜。我們將在禪寺中聚會,笑著摘取庭前的柏樹枝。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尹台對官場生活的淡泊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詩中,“赤紱”與“青氈”形成對比,躰現了詩人對權貴的淡漠和對學問的尊重。通過“逢時恥獻河東賦,述往訢傳鄴下詩”,詩人表達了自己不願隨波逐流,而是更願意傳承和訢賞古典文學的態度。最後,詩人描繪了自己歸隱山林,與友人在禪寺中聚會的情景,展現了其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