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芙蓉

· 貝瓊
萬里名花蜀上分,澄紅渾似錦江濆。 夜承仙掌三清露,春剪巫山一片雲。 未許王家誇少婦,還從卓氏妒文君。 所思欲寄知何處,雁斷天南日色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澄紅:清澈的紅色。
  • 錦江濆:錦江的岸邊。錦江,四川成都的一條河流。
  • 仙掌:指仙人掌,這裏比喻荷花。
  • 三清露:指清晨的露水,象徵純潔。
  • 巫山:山名,位於重慶,這裏用來形容雲霧繚繞的景象。
  • 王家:指王昭君,漢代美女。
  • 卓氏:指卓文君,漢代才女。
  • 文君:即卓文君。
  • 雁斷天南:比喻音信斷絕。
  • 日色醺:日光溫暖,使人感到舒適。

翻譯

在蜀地分得的名花,其清澈的紅色宛如錦江岸邊的景色。 夜晚承接了仙人掌般的荷花上的清晨露水,春天剪裁了巫山那片雲霧繚繞的景象。 不願讓王昭君誇耀她的美貌,也不讓卓文君嫉妒她的才華。 想要寄出的思念無處可尋,就像南飛的大雁斷了音信,天邊的日光溫暖而舒適。

賞析

這首作品以蜀地名花爲引子,通過對花的描繪,隱喻了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遠方思念的深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錦江濆」、「仙掌」、「巫山」等,構建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同時,通過對王昭君和卓文君的提及,巧妙地表達了對美的讚美和對才情的嫉妒。結尾的「雁斷天南日色醺」則深刻地表達了思念之情,以及對遠方音信斷絕的無奈和日光下的溫暖感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對遠方思念的深切。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