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日至臨淮夜宿方丈敏東軒

· 貝瓊
北斗分四時,怕星自昏曉。 如何百年客,貴賤俱擾擾。 酒酣虛室臥,雨絕四山悄。 道冥天地廣,身在風露表。 六合一何大,毫芒未爲小。 宅神惟寂莫,適意忘纏繞。 朱絲竟誰賞,白髮今已少。 永期江湖居,相親有魚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斗:北斗七星,古人常用以判斷季節和方向。
  • 分四時:指北斗七星的位置變化可以指示四季的更替。
  • 怕星:疑爲「星辰」的誤寫,指天上的星星。
  • 昏曉:黃昏和清晨。
  • 擾擾:紛亂不安的樣子。
  • 酒酣:飲酒到興致高漲時。
  • 虛室:空曠的房間。
  • 雨絕:雨停。
  • 四山悄:四周的山靜悄悄的。
  • 道冥:道途幽暗。
  • 天地廣:天地廣闊無邊。
  • 身在風露表:身體彷彿超越了塵世,處於自然之中。
  •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整個宇宙。
  • 毫芒:細小的光芒,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宅神:安宅之神,指心靈安定。
  • 寂莫:寂靜無爲。
  • 適意:隨心所欲,感到舒適。
  • 纏繞:束縛,困擾。
  • 朱絲:紅色的絲線,此處比喻才華或美好的事物。
  • 白髮今已少:指自己已經年老,白髮不多。
  • 永期:永遠期待。
  • 江湖居:指隱居生活。
  • 相親有魚鳥:與魚鳥爲伴,形容隱居生活的寧靜與和諧。

翻譯

北斗七星劃分四季,星辰自有黃昏與清晨的交替。爲何百年人生,無論貴賤都如此紛亂不安。飲酒至興,躺在空曠的房間裏,雨停後四周的山靜悄悄的。道路幽暗,天地廣闊無邊,身體彷彿超越了塵世,處於自然之中。宇宙如此廣大,微小的光芒也不算小。心靈安定,寂靜無爲,隨心所欲,感到舒適,忘記了束縛與困擾。紅色的絲線(才華)最終誰會欣賞,如今白髮已不多。永遠期待着隱居江湖,與魚鳥爲伴,享受寧靜和諧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北斗星、四季更替的描繪,反思了人生的短暫與紛擾。詩人在雨後的寧靜中,感受到了天地的廣闊與自身的渺小,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中「六合一何大,毫芒未爲小」一句,既展現了宇宙的浩瀚,也體現了詩人對微小事物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