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
浩蕩三十年,如萍寄滄海。
起爲太學師,一日揚光彩。
迢收赴中都,送客紛雲藹。
名慚相國知,禮感親王侍。
徘徊未得去,忽復朱顏改。
詔許江南歸,青山草堂在。
放浪黃牛村,猶瞻金馬門。
適性詎非樂,捫心空自論。
田翁四五人,共忘鄉相尊。
把酒酬殳基,白石今猶存。
天寒落鬆影,歲久生苔痕。
試求金光草,超然事幽討。
依稀顧況臺,寂莫錢王道。
東門嘆黃犬,稅駕胡不早。
長歌歸去來,吾從鹿門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浩蕩:廣闊無邊。
- 萍寄:如浮萍般漂泊無定。
- 滄海:大海。
- 迢收:遙遠地收到。
- 中都:京城。
- 雲藹:雲霧繚繞。
- 相國:古代官職,相當於宰相。
- 親王:皇帝的親屬封王。
- 朱顏:紅潤的面容,指年輕時的容顏。
- 放浪:放縱不羈。
- 黃牛村: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金馬門:古代宮門名,這裏指京城。
- 適性:順應本性。
- 詎非:豈非。
- 捫心:撫心自問。
- 鄉相尊:鄉里的尊長。
- 把酒:舉杯飲酒。
- 殳基:古代兵器,這裏可能指古代的勇士或英雄。
- 金光草:傳說中的仙草,能使人長生不老。
- 顧況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錢王道:可能指與錢王有關的道。
- 稅駕:停車,比喻停止追求功名。
- 長歌:長篇的歌。
- 歸去來:迴歸田園生活。
- 鹿門:地名,指隱居之地。
翻譯
三十年來,我像浮萍一樣漂泊在廣闊的大海上。起初成爲太學的老師,一天之內名聲大噪。遙遠地收到前往京城的命令,送行的客人如同雲霧般繚繞。我自愧不如相國的知遇,感激親王的禮遇。徘徊不定,未能離去,忽然發現自己的容顏已老。皇帝允許我回到江南,我的草堂就在青山之中。在黃牛村放縱不羈,依然能看見京城的金馬門。順應本性豈不是一種快樂,撫心自問,空自議論。與四五位田翁共處,共同忘記了鄉里的尊長。舉杯向古代的勇士致敬,白石至今猶存。天寒時鬆影婆娑,歲月久遠,苔痕斑斑。嘗試尋找傳說中的金光草,超然物外,追求幽深的事物。彷彿顧況臺依稀可見,錢王的道路寂寞無人。東門嘆息黃犬,爲何不早些停車,停止追求功名。長篇歌唱回歸田園生活,我願追隨鹿門的老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三十年漂泊生活的回顧,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詩中,「浩蕩三十年,如萍寄滄海」描繪了詩人一生的漂泊不定,而「起爲太學師,一日揚光彩」則突顯了詩人曾經的輝煌。後文通過對京城生活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權貴的自愧不如和對親王的感激,但最終選擇迴歸江南,放浪形骸於黃牛村,表達了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嚮往。詩的結尾,詩人通過「長歌歸去來,吾從鹿門老」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渴望,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