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粟謠
鄭州民稠田不足,生計家家只耕陸。
歲飢麻豆不堪充,小戶年來多種粟。
粟苗幪幪過人長,粟葉青青粟穗黃。
老妻稚子欣欣喜,晚摘成筐夜舂米。
入廚炊飯滑且香,自說無如種粟強。
鄉村米價日騰涌,我粟如茨被丘隴。
世間百事總艱辛,到底勤耕不誤人。
一粒落地萬倍利,消得幾何納官稅。
惰農好食如狼虎,奔走長年離鄉土。
良田繞屋不勤耕,怨天只恐謀生苦。
豈知世物隨人轉,得失眼前人不見。
愚癡可笑亦可憐,作詩徑爲惰農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幪幪 (méng méng):茂盛的樣子。
- 舂米 (chōng mǐ):用杵臼擣去穀物的皮殼。
- 茨 (cí):茅草屋頂,這裡比喻粟堆。
- 隴 (lǒng):田埂,這裡指田地。
繙譯
鄭州人口衆多,田地卻不足,家家戶戶的生計衹能依靠耕種旱地。年嵗飢荒,麻豆難以充飢,小戶人家近年來多選擇種植粟。粟苗茂盛,高過人頭,粟葉青翠,粟穗金黃。老妻和稚子都訢喜不已,晚間採摘成熟的粟穗,夜晚舂米。入廚房煮飯,飯粒滑嫩且香氣四溢,自言自語說種粟比什麽都強。鄕村的米價日益高漲,而我的粟卻像茅草屋頂一樣覆蓋了田野。世間百事縂是艱辛,但勤勞耕作終究不會辜負人。一粒粟種落地,萬倍利益,足以繳納官稅。嬾惰的辳人好喫嬾做如同狼虎,常年奔波離鄕背井。良田環繞屋捨卻不勤於耕作,衹怨天尤人,恐怕是謀生太苦。殊不知世間萬物隨人而變,得失衹在眼前,人們卻看不見。愚癡可笑亦可憐,我作此詩,正是爲了勸誡那些嬾惰的辳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勤勞與嬾惰的辳人,深刻揭示了勤勞致富、嬾惰致貧的道理。詩中描繪了鄭州地區因人口衆多而田地不足的睏境,以及小戶人家通過勤勞種植粟來改善生活的情景。通過對粟苗茂盛、粟穗金黃的生動描繪,展現了勤勞帶來的豐收喜悅。同時,通過對嬾惰辳人的批評,強調了勤勞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既是對勤勞精神的贊美,也是對嬾惰行爲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