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準對月

· 貝瓊
大江流月浩漫漫,一鶴南飛尚未安。 素練秋垂銀漢闊,神珠夜吐貝宮寒。 胡雛觱慄霜中起,商婦琵琶水上彈。 惆悵故人千里隔,小樓十二獨憑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準:地名,今江蘇南京秦淮河。
  • 浩漫漫:形容江水廣闊無邊。
  • 素練:白色的絲帶,比喻銀河。
  • 銀漢:銀河。
  • 神珠:傳說中的寶珠,比喻月亮。
  • 貝宮:貝殼中的宮殿,比喻月宮。
  • 胡雛:指胡人的少年。
  • 觱慄:古代的一種樂器,此處指胡人吹奏的樂器聲。
  • 商婦:商人的妻子。
  • 琵琶:一種絃樂器。
  • 惆悵:形容心情失落、憂傷。
  • 憑欄:依靠欄杆。

翻譯

大江之上,月光如流水般浩渺無邊,一隻鶴向南飛去,心中尚未安寧。 秋夜的銀河如白色絲帶般垂掛,夜空中,月亮如神珠般在寒冷的月宮中吐露光芒。 胡人的少年在霜中吹奏着觱慄,商人的妻子在水上彈奏着琵琶。 心中充滿了對遠方故人的思念,千里之外,我們相隔,我獨自在小樓的十二層欄杆旁,憑欄遠望,心情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秦淮河畔月夜的景色,通過「大江流月」、「素練秋垂」等意象,展現了月夜的寧靜與遼闊。詩中「胡雛觱慄霜中起,商婦琵琶水上彈」巧妙地融入了異域風情和江南水鄉的韻味,增添了詩的層次感和音樂美。結尾的「惆悵故人千里隔,小樓十二獨憑欄」則抒發了詩人對遠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獨感,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