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沈生
去年酌汝池蓮紅,今年酌汝黃菊叢。
秋風颯颯吹枯蓬,飄轉向西忽復東。
世情敬貴不敬賢,黃金不多人不憐。
如脂白玉隱在璞,孰肯剖致君王前。
白河馬歸玄雁起,南陽賓客梁園比。
送君高歌枚子篇,脩竹團欒夾池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酌:飲酒。
- 颯颯:形容風聲。
- 枯蓬:乾枯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敬貴:尊敬地位高的人。
- 敬賢:尊敬有才能的人。
- 璞:未經雕琢的玉石。
- 剖致:剖開並呈現。
- 玄雁:黑色的雁,這裏可能指書信或消息。
- 南陽賓客:指南陽的才子,這裏指沈生。
- 梁園:漢代梁孝王的園林,這裏比喻文人的聚集地。
- 枚子篇:指枚乘的賦,這裏泛指詩文。
- 脩竹:修長的竹子。
- 團欒:環繞。
翻譯
去年與你共飲於池畔,賞蓮紅;今年又與你共飲於黃菊叢中。秋風颯颯,吹動着乾枯的蓬草,它們隨風飄轉,忽西忽東。世人對地位高的人尊敬,對有才能的人卻不重視,黃金不多的人得不到憐憫。如同未經雕琢的潔白玉石,隱藏在璞石之中,無人願意剖開呈現給君王。白河的馬歸來,玄雁也帶來了消息,南陽的才子如同梁園中的賓客。送你時高歌枚乘的詩篇,修長的竹子環繞着池水。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去年與今年與沈生的相聚情景,抒發了對世態炎涼的感慨。詩中「秋風颯颯吹枯蓬」形象地描繪了世事無常,人生漂泊的境遇。後文通過對「敬貴不敬賢」和「黃金不多人不憐」的批判,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結尾以南陽賓客和梁園的比喻,讚美了沈生的才華,並以枚乘的詩篇和修竹環繞的池水,寄託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不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