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職方:古代官名,這裏指劉遠夫。
- 垂髫:指童年。髫(tiáo),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 邂逅:偶然相遇。
- 梁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遊關:遊歷關塞,這裏指外出遊學或遊歷。
- 豹隱:比喻隱居不出。
- 攀邵:攀登高山,這裏可能指追求高遠的目標或學問。
- 鸞翥:鸞鳥飛翔,比喻高飛遠舉。
- 鴻詞:宏大的言辭,指文才。
- 宛洛:指古代的宛城和洛陽,這裏泛指中原地區。
- 音呂:音樂的律呂,這裏指文章的韻律和格調。
- 訪戴:指尋訪隱士戴逵,這裏比喻尋訪隱逸之士或尋求高人指點。
- 縱鳧:放任野鴨,比喻放縱不羈。
翻譯
職方劉遠夫在童年時,偶然在梁汝相遇。他遊歷關塞,並非爲了隱居,而是攀登高山,像鸞鳥一樣高飛遠舉。他的宏大言辭在中原地區迴響,每一篇都符合文章的韻律和格調。他尋訪隱士,不惜一切,但並不贊成放縱不羈的行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劉遠夫的早年經歷和志向。詩中,「垂髫」和「邂逅」表達了劉遠夫早年與作者的偶然相遇,而「遊關」、「攀邵」則展現了他不滿足於隱居,追求更高遠目標的決心。通過「鴻詞振宛洛」和「一一中音呂」,詩人讚美了劉遠夫的文才和文章的韻律美。最後兩句則反映了劉遠夫尋訪高人、追求學問的態度,以及他對放縱不羈行爲的否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劉遠夫的才華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