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十景蓮花峯

· 貝瓊
相傳謝康樂,曾寄杜明師。 此客今爲土,何人更解詩。 人空黃葉墮,歲久綠苔滋。 日暮高亭坐,悠然動我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鷲:山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是西湖邊的一座名山。
  • 謝康樂:即謝靈運,東晉至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因其封地在康樂(今江西省宜春市),故稱謝康樂。
  • 杜明師:即杜預,西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因其諡號爲「明」,故稱杜明師。
  • 黃葉:枯黃的樹葉。
  • 綠苔:生長在潮溼地方的綠色苔蘚。
  • 高亭:高處的亭子。
  • 悠然:悠閒自在的樣子。
  • 動我思:觸動我的思緒。

翻譯

相傳謝康樂,曾寄信給杜明師。 這位客人如今已化爲塵土,還有誰更能理解詩意。 人們空留黃葉飄落,歲月長久綠苔滋生。 日暮時分坐在高亭之上,悠閒自在地觸動了我的思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靈鷲山蓮花峯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往昔文人墨客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人空黃葉墮,歲久綠苔滋」一句,以黃葉和綠苔爲意象,形象地描繪了歲月的無情和自然的恆常,透露出詩人對逝去時光的哀愁。結尾「日暮高亭坐,悠然動我思」則展現了詩人在靜謐的自然環境中,思緒被觸動,沉浸在對往昔的回憶和對詩歌的思考之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