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鷲:山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因山形似鷲而得名。
- 十景:指靈鷲山的十個著名景點。
- 蓮花峯:靈鷲山的一個山峯,因形似蓮花而得名。
- 橫水:指山間的溪流。
- 幽人:隱士,指居住在山中的隱逸之人。
- 宛宛:形容曲折蜿蜒的樣子。
- 龍赴壑:比喻山勢蜿蜒如龍。
- 鵲填河:比喻山峯連綿如鵲橋。
- 赤城:山名,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是道教名山。
- 滄海:大海。
- 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這裏借指山中的高僧。
- 澗:山間的小溪。
翻譯
山間的溪水從東西兩邊緩緩流下,隱逸之人在夜晚頻繁地走過。 山峯蜿蜒曲折,如同龍在深谷中游走,又隱約像鵲橋橫跨銀河。 我遙想那通往赤城山的道路,似乎潛藏着通往大海的波濤。 山中的高僧不會遠送客人,只有澗邊的芳草茂盛地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靈鷲山蓮花峯的幽靜景色,通過「橫水」、「幽人」、「宛宛龍赴壑」等意象,展現了山水的曲折與隱逸之人的生活。詩中「赤城路」與「滄海波」的聯想,增添了神祕與遼闊的意境。結尾的「遠公不送客,芳草澗邊多」則表達了山中高僧的淡泊與自然的寧靜,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