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故內

· 貝瓊
山中玉殿盡蒼苔,天子蒙塵豈復回。 地脈不從滄海斷,潮聲猶上浙江來。 百年禁樹知誰惜,三月宮花尚自開。 此日登臨解題賦,白頭庾信不勝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矇塵:指帝王失位逃亡在外,矇受風塵。
  • 地脈:指地下的水流或地勢。
  • 滄海:大海。
  • 浙江:即錢塘江,流經杭州。
  • 禁樹:宮禁中的樹木。
  • 庾信: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以哀怨的詩風著稱。

繙譯

山中的玉殿已被蒼苔覆蓋,天子流亡在外,難道還能廻來? 地下的水流未曾因大海而斷絕,潮聲依舊湧上錢塘江來。 百年來宮禁中的樹木無人憐惜,三月的宮花依舊盛開。 此時登臨此地,我解開衣襟題詩,白發蒼蒼的庾信,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荒廢的玉殿、不息的潮聲、無人憐惜的禁樹和依舊盛開的宮花,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煇煌的懷唸與對現實衰敗的哀歎。詩中“天子矇塵豈複廻”一句,既是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也透露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結尾以庾信自比,抒發了深沉的哀思,躰現了詩人對時代滄桑的深刻感受。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