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 貝瓊
極目三邊靜,傷心萬室空。 斷山明落日,飛藿捲回風。 漢節無歸使,夷歌有野童。 煙塵幾時息,歸釣古城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極目:盡眼力所及,遠望。
  • 三邊:指邊疆的三個方向,泛指邊疆。
  • 斷山:被切割、斷裂的山峯。
  • 飛藿:飄飛的豆葉。
  • 漢節:漢朝的使節。
  • 夷歌:邊疆少數民族的歌曲。
  • 野童:邊疆的兒童。
  • 煙塵:戰爭或混亂的景象。
  • 歸釣:歸隱釣魚,指隱居生活。

翻譯

遠望邊疆,一片寧靜,卻傷心地看到萬家空無一人。 斷裂的山峯映襯着落日,飄飛的豆葉在迴旋的風中翻卷。 漢朝的使節沒有歸來,邊疆的兒童唱着少數民族的歌曲。 戰爭的煙塵何時才能平息?我渴望歸隱在古城東邊釣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的荒涼景象和詩人對和平的渴望。詩中,「極目三邊靜」與「傷心萬室空」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邊疆的寧靜與戰亂後的荒涼。通過「斷山明落日」和「飛藿捲回風」的意象,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邊疆的孤寂與淒涼。後兩句「漢節無歸使,夷歌有野童」則反映了邊疆的異域風情和戰亂的影響。結尾的「煙塵幾時息,歸釣古城東」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深切期盼和歸隱的願望。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