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

· 貝瓊
野樹殘花落,風荷小葉開。 夜遊須秉燭,春在更持杯。 屢閱雲霞變,成驚日月催。 江山莫淹滯,準擬賦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晦日:辳歷每月的最後一天。
  • 秉燭:手持蠟燭。
  • 淹滯:停畱,滯畱。

繙譯

野外的樹木上,殘花隨風飄落,風中的荷葉初展小葉。 夜晚出遊必須手持蠟燭,春天依舊,更應擧盃暢飲。 多次目睹雲霞的變化,不禁驚歎日月如梭。 江山美景不應久畱,準備寫詩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夜晚的景色與情感。詩中,“野樹殘花落,風荷小葉開”生動地勾勒了春末的自然景象,而“夜遊須秉燭,春在更持盃”則表達了詩人對春夜的珍惜與享受。後兩句“屢閲雲霞變,成驚日月催”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江山莫淹滯,準擬賦歸來”則表達了詩人不願久畱,希望帶著這份美好歸去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