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芝生詩三首

· 貝瓊
功名不可恃,利祿恆爲愆。 舉世紛蟻集,伊人倏鴻騫。 十年不出戶,上友綺與園。 金芝敷九葩,煌煌生石間。 朝陽晞宿露,光輝一何鮮。 採之備服食,度世希神仙。 永謝城市人,振衣百尺巔。 黃虞悵已遠,肆志獨超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hì):依賴,依靠。
  • (qiān):過失,錯誤。
  • (shū):迅速,突然。
  • 鴻騫 (hóng qiān):比喻高飛遠走。
  • 綺與園 (qǐ yǔ yuán):指美好的居所或環境。
  • (fū):鋪開,遍佈。
  • 九葩 (jiǔ pā):指多種花瓣,這裏形容芝草的繁盛。
  • (xī):曬乾。
  • 宿露 (sù lù):夜晚的露水。
  • 度世 (dù shì):超脫世俗,追求長生。
  • 黃虞 (huáng yú):指古代的黃帝和虞舜,代表古代的理想時代。

翻譯

功名不可依賴,利祿常帶來過失。 世人如蟻羣般紛擾,而他卻如鴻鵠高飛遠走。 十年不出家門,與美好的居所爲伴。 金色的芝草遍佈,輝煌地在石間生長。 朝陽曬乾了夜露,光輝顯得多麼鮮豔。 採摘來備作食物,期望超脫世俗成爲神仙。 永遠告別城市中的人,振衣登上百尺高峯。 黃帝和虞舜的時代已遠去,唯有放縱志向,獨自超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以及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詩中,「功名不可恃,利祿恆爲愆」直接表明了詩人對世俗追求的否定,而「舉世紛蟻集,伊人倏鴻騫」則通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高潔志向的追求。後文通過對金芝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讚美,以及對超凡脫俗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