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夏士文南歸喜而有作特先寄之

· 貝瓊
傳聞正月樓船發,靈鵲先人到竹扉。 突厥殘兵河外徙,慕容諸客海邊歸。 山花雨過紅於酒,江草春深綠染衣。 從此高歌太平日,往來林下定無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鵲:喜鵲,古人認爲喜鵲能報喜,故稱霛鵲。
  • 突厥:古代中亞的一個遊牧民族,這裡指殘餘的突厥勢力。
  • 慕容:古代鮮卑族的一個部落,這裡泛指邊疆的客居者。
  • 林下:指隱居的地方。

繙譯

聽說正月裡你乘船出發,喜鵲先行報喜來到我的竹門。 突厥的殘餘士兵已遷徙到河外,慕容部落的客人們也從海邊歸來。 雨後的山花比酒還要紅豔,深春的江草綠得倣彿能染衣。 從此我們將高歌太平盛世,往來於隱居之地定無阻礙。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南歸的喜悅之情,以及對太平盛世的曏往。詩中通過“霛鵲先人”、“山花雨過”、“江草春深”等意象,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和平美好的景象。尾聯“往來林下定無違”更是寄托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無限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太平生活的熱切期盼。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