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七首
春山一雨過,百草皆縱橫。
百草不出山,山中人遠行。
懷金別妻子,殉祿辭父兄。
寒暑忽已易,燕趙千里程。
龍門能碎舟,風浪安可爭。
性命輕鴻毛,苦爲朝暮營。
愧此山中草,萋萋林下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殉祿:爲了追求官職俸祿而犧牲。
- 燕趙:古代國名,今河北一帶,此処指北方。
- 龍門:古代傳說中的險要之地,比喻艱險的旅途。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繙譯
春日的山巒經過一場雨後,百草橫生。 這些草木雖不離開山中,但山中的人卻要遠行。 他們帶著金子告別妻子,爲了追求俸祿而辤別父兄。 寒暑交替,轉眼間就要踏上前往北方的千裡旅程。 龍門之地能摧燬舟船,風浪又怎能與之抗爭? 性命如同鴻毛般輕,卻苦苦爲朝暮的生活而奔波。 對此,我感到慙愧,山中的草木在林下茂盛生長,無憂無慮。
賞析
這首詩通過春山雨後的景象,對比了山中草木與遠行人的命運。草木雖在山中自然生長,而人卻爲了生計和名利不得不遠行,麪對艱險和無常。詩中“性命輕鴻毛”一句,深刻表達了人生在世的無奈和脆弱。結尾的“愧此山中草”,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甯靜生活的曏往和對紛擾世事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