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京師二首
蔦蘿附公柏,枝葉固相因。
行子戀儔匹,況遇同鄉親。
北風起河梁,日暮多飛塵。
攜手同車歸,駕言西適秦。
道遠長渴飢,客子懷苦辛。
仰瞻天漢流,夜永不得晨。
驂馬媚其曹,鳴雁各求羣。
明星出東方,照見車下人。
夙興即往道,登彼高路津。
還顧望京邑,愴焉何所陳。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蔦蘿(niǎo luó):一種藤本植物,常用來比喻依附。
- 公柏:指高大的柏樹,比喻有權勢的人。
- 儔匹(chóu pǐ):同伴,伴侶。
- 河梁:橋樑。
- 駕言:駕車。
- 天漢:銀河。
- 驂馬(cān mǎ):古代指駕車的馬。
- 明星:指啓明星,即金星。
- 京邑:京城。
翻譯
蔦蘿依附在高大的柏樹上,它們的枝葉緊密相連。作爲旅行者,我留戀我的同伴,更何況他們還是我的同鄉。北風在橋樑上吹起,日暮時分塵土飛揚。我們手牽手一同乘車歸去,駕車向西前往秦地。道路遙遠,常常感到飢渴,作爲客子的我心中充滿了苦楚和辛勞。仰望銀河流動,夜深了,天還未亮。駕車的馬兒與同伴親暱,鳴叫的雁羣各自尋找同伴。啓明星從東方升起,照亮了車下的人。一大早便踏上旅程,登上那高高的路途。回頭望向京城,心中充滿了悲傷,不知該如何表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鄉之情。通過蔦蘿與公柏的比喻,表達了依附與歸屬的渴望。詩中北風、飛塵、銀河等自然景象,加深了旅途的艱辛與夜晚的孤寂。明星的出現象徵着希望,但回望京城時的愴然,又透露出深深的鄉愁。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李夢陽對旅途生活的深刻體驗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
李夢陽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中春 》 —— [ 宋 ] 李廌
- 《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戲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諸同遊相與一笑 》 —— [ 宋 ] 朱熹
- 《 缺題 》 —— [ 明 ] 曹大章
- 《 同留守王僕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 》 —— [ 唐 ] 劉禹錫
- 《 採桑子 · 憶鯨庵太史 》 —— [ 清 ] 胡薇元
- 《 丁亥仲春餘歸自嶺右暫憩鄉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 —— [ 明 ] 陳邦彥
- 《 仲春祭社稷壇禮成誌事 》 —— [ 清 ] 弘歷
- 《 壬戌二月將赴通州,先寄從子錦文 》 —— [ 清 ] 謝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