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鶯(yīng):一種鳥,即黃鶯,以其鳴聲悅耳著稱。
- 南陌:南邊的道路。
- 東城:東邊的城區。
- 營中:軍營之中。
- 短笛:一種樂器,聲音悠敭。
- 哀箏:一種樂器,箏聲悲切。
- 千門萬戶:形容房屋衆多,門戶繁多。
- 垂楊:垂柳。
- 百轉如簧:形容鶯的鳴叫聲婉轉多變,如同簧片振動發出的聲音。
- 菸景:春天的景色,常帶有朦朧的美感。
繙譯
黃鶯,能歌善語,多情善感。春天已過半,天色將明。最初在南邊的道路上遇見,後又聚集在東邊的城區。樹林稀疏時能看見它的身影,花叢繁密中衹能聽到它的聲音。軍營中,有人吹奏著短笛,樓上則有人彈奏著哀箏。千家萬戶的垂柳之中,黃鶯的鳴叫聲婉轉多變,如同簧片振動,在晴朗的春日菸景中廻蕩。
賞析
這首作品以黃鶯爲引子,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與多情。詩中通過黃鶯的活動軌跡,從南陌到東城,再到林間花下,展現了春天的景色變換和黃鶯的活潑。後段通過短笛與哀箏的對比,以及千門萬戶中黃鶯的鳴叫,傳達了春天不僅是生機勃勃,也充滿了哀愁與思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黃鶯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多重情感和景致。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憶壽春廢虎坑餘以春二月至郡主吏舉所職稱霍山多虎每歲採茶爲患擇肉於人至春常修陷阱數十所勒獵者採其皮睛餘 》 —— [ 唐 ] 李紳
- 《 登仕郎曾忠佐迎母王於樂氏母許新居成即歸於是築第高沙極輪奐母欲遷而逝乃虛中堂榜之曰思永爲賦四韻 》 —— [ 宋 ] 周必大
- 《 驪歌二疊送韜仲春往秋陵 》 —— [ 明 ] 王彥泓
- 《 雨中春山 》 —— [ 宋 ] 楊萬里
- 《 仲春西苑即景 》 —— [ 清 ] 弘歷
- 《 扈從謁陵十詠駕出都城 》 —— [ 明 ] 倪謙
- 《 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翽舟不至感述三首 》 —— [ 明 ] 於鑑之
- 《 仲春同師直至壟山雪中宿穰亭 》 —— [ 宋 ] 梅堯臣